※  当前位置:首页 >> 优秀案例 >> 正文
党建引领亲邻小区智慧治理新路径 ——以潍坊市梨园社区A小区为列
时间:2022/11/11来源:点击量:

潍坊市奎文区梨园街道梨园社区  刘瑾   

   潍坊市科技学院    王俊杰 沙凤琦 李铭铭

 

一、背景介绍

党的十九大大以来针对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在保障和改善民生以及社会治理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社会工作也必须承担起保障和改善民生以及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的任务。随着我国现代化的发展,城市小区建设更加完善,生活质量水平日益提高。但不容忽视的一个现象是城市中小区内的居民大多较为孤立疏离,小区居民的共同体意识和参与感不强,原子化社会下个人的风险抵御能力也因此越发不足。

A小区隶属于梨园街道梨园社区,于2012年建成,位于健康东街13438号,占地面积20万平方米,共20栋,3295户。其周边基础设施完善,小区内绿化环境好、基础设施较为完备,但小区内活动区域有限。小区内大多为新婚夫妇购房,人员流动性小,儿童青少年较多,帮助子女带孩子的老年人较多。虽然A小区是一个老小区,但调查发现小区内住户之间人际关系实际上较为疏离。因此,为满足小区内居民需要、推进亲邻小区建设、提升小区内居民归属感并打造小区品牌,梨园社区特开展本项目。

A小区秉持以党建促发展理念,已成立小区党支部,现有直管党员26名,在职党员41名。因此,项目依托小区内原有组织体系将“红色元素”嵌入物业服务管理各个环节,建设红色友邻治理骨干队伍。支部注重联合辖区共建单位共同开展融辰特色服务活动,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通过创新基层组织设置模式,充分发挥党员、群团骨干的先锋模范作用,指导小区物业公司、物管会始终秉承“努力让业主满意,用心让业主放心,诚恳让业主感动”的理念,谨遵“百姓事、无小事、受监督、走闭环、共治理、和谐居”的原则,打造“融辰好管家周到服务+”党建工作品牌,形成了“党群大融合、服务多层次”的良好格局。

 

二、需求分析

通过社会工作者的入户走访、问卷收集、以及查阅此前小区居民的意见簿,社会工作者发现A小区存在以下三点主要需求:

1. 小区内需要增设室内集会和休闲场所

A小区自2012年建成距今已有10年,小区内83.6%为新婚夫妇购房入住,双职工家庭占比为79.4%。虽然临近学校,但小区内74.3%有学龄青少年儿童的家庭仍然选择请自己的父母帮忙带孩子。周末节假日,孩子们在小区内玩耍时间较多,虽然小区内基础设施较为完善,但户外休闲娱乐设施并未配套齐全且仍然缺少一个室内的休闲集会场所。由于小区内一直缺少一个室内的休闲场所,且老人们在小区内的休闲活动非常单一。小区内居民一直希望设置一个单独的专门用于小区居民放松休闲的固定的室内场所,但小区自建成至今一直未完善此区域。

2. 小区内需要组建居民志愿者团队

小区内大部分老人帮自己的儿女照顾孩子之余,其他的休闲娱乐活动比较单一。受制于日常接送孩子上下学,大多数老人选择在小区内进行休闲放松活动,很少选择去小区外的公园、商场等场所放松休闲。其中,许多老人知识水平较高,他们在闲暇时愿意参与志愿活动,尤其是能在自己居住的小区内参加志愿活动。据调查得知,小区内73.2%的老人乐于在闲暇时参与志愿活动, 其中68.5%的老人愿意加入但因为合适的志愿者团队离家较远而无法参加。并且社区内青年儿童参与志愿服务的热情非常高,78.6%的青少年孩童愿意参加志愿服务活动。综合考虑,小区内迫切需要组建一支属于本小区的志愿者团队,老年人日常可广泛参与、青年与儿童节假日可参与的志愿者队伍。

3. 小区内需要增进邻里间和谐互助的关系

虽然本小区已建成十年,但小区内大多数居民对小区事务的参与意识较弱,居民共同体意识弱,自助互助意识较低。邻里之间沟通较少、关系较为淡薄。大多数家庭在小区内的人际交往只局限在了自己孩子的同学、朋友范围,居民共同体意识培育不足,居民对小区的公共事务关心较少、参与较弱。与之相反的是,小区内的老人交际范围较广,但也仍未借此拓展年轻夫妻在小区内的交往范围。

因此,本小区需要改变目前邻里关系淡薄的状况,增进小区内居民的相互沟通和了解,提高小区的凝聚力和共同体意识。在增设室内休闲集会场所,为社区居民搭建沟通交流平台的基础上,进一步增加居民相互了解的机会,进而能大大推动亲邻小区的建设。

三、服务目标

 

四、服务实施

(一)总体设计

邻里阵地+亲邻品牌+邻里项目”的“三邻格局”为小区居民需求解决以及和谐社区的自治、自助、互助、共享、发展提供持续内生动力。

1. 邻里阵地连民心

为增进小区居民间的友谊,营造和谐的小区氛围,特开展物业经理接待日,并打造亲邻会客厅等活动。按照“融入生活,贴近群众”的原则,为居民之间的沟通和交流搭建一个平台,增加小区居民之间的沟通和了解,一定程度上增加小区之间的归属感和凝聚力,进一步提小区居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2. 亲邻品牌解民忧

发展小区专属的志愿者服务队伍,壮大小区服务队伍,利用物业用房建起“亲邻会客厅”小区服务阵地,推行微网格自治管理,通过“星火梨园”小程序充分调动网格长、党员、居民等骨干力量解民忧。

3. 邻里项目惠民生

组织党员开展“秉持初心,修德作为,推荐一本好书”捐书行动,架起一道了解世界的桥梁。改变“上门找服务”模式为下沉式的“网格送服务”模式。聚焦不同居民的群体的需求,链接小区资源。精心打造周到服务“+N”的多元化主体服务品牌,常态化开展医疗义诊、法律咨询、心理疏导、爱心理发等活动。

(二)实施过程

1. 第一阶段:连民心

通过走访并结合前期调查的基础上进一步了解群众意愿、听取群众的呼声。开展民情分析会,分析民事民情,把居民的需求放在首位。

开展“三进三联”党员干部进小区的服务活动,以全面提升城市管理精细化水平,解决城市管理中的突出矛盾和潜在问题,党员干部深入小区及时发现和化解社会治理中的“微风险”,消除群众身边的安全环保隐患,提高应急处突能力,打造特色服务品牌——城市管理“三进三联”行动。以提升城市管理精细化水平为抓手,以提高人民群众满意度为目标,推进城市管理与社会治理相结合,通过构建民生为本、服务优先、高效精细、规范有序的城市管理体制。

在社区议事厅开展A小区红色议事会,进一步将红色元素嵌入物业管理各个环节,培育红色优质服务人才。

开展物业经理接待日的活动,倾听业主心声,实现物业业主沟通零距离。在社区服务大厅接待A小区业主,通过面对面与业主进行沟通交流,收集业主对物业服务工作的意见和建议,零距离倾听业主的心声,了解他们的意愿和需求。提升业主对物业工作的认知度,不断地提高物业服务品质。每一项活动都融入生活、贴近群众,切切实实的做到亲邻、助人、为民服务。

2.   第二阶段:解民忧

建立亲邻小区特有的志愿服务队伍,分为志愿服务培力和志愿服务激励两方面进行介入,动员居民参与其中,提升专业性、规范性的同时,进一步加大激励机制的确立,衔接“亲邻·N+”资源库的资源链接,通过以“服务换服务”的形式,提高居民参与积极性。志愿服务培力作为整个项目板块实际运营的重点,在实际运作就以“需求”作为最重要的核心观点,整个子版块以“挖掘——赋能——参与——激励”四步走战略,搭建了居民参与志愿服务的渠道,形成“居民参与——服务兑换——激发积极性——持续参与”的良性循环模式。本项目周期中,更加注重志愿者“服务换服务”的激励措施,让志愿者在参与志愿服务的同时能更加清楚的理解到,自己的服务是有价值的,从而激发其更加浓郁的热情,助力小区和社区治理。

居民红色议事厅、志愿者团队、小区物业、业主委员会发挥自治自主自助优势,“本小区的事本小区决定,本小区的事本小区居民做”,小区内党员和小区内积极居民带动下提升全小区居民的参与意识、沟通交流机会。由其共同完善社区的基础设施,为小区的儿童开辟休闲室,在小区内成立老年人棋盘社,解决小区老年儿童的娱乐活动场所问题。

推行微网格自治管理,建设具有社区特色的小程序党员自治管理模式。通过梨园社区的“星火梨园”小程序中的岗位认领、积分兑换等方式充分调动网格长、党员、居民等骨干力量,积极的调动他们服务小区、建设小区的积极性。A小区也充分运用星火梨园小程序,带动更多小区的在职党员、双报到单位党员通过线上报名、线下参与的方式积极参与到小区建设上来,形成“人人参与志愿积分,人人共建幸福家园”的良好氛围。

3. 第三阶段,惠民生

文化建设是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构建和谐社区的灵魂。积极的组织党员开展“秉持初心,修德作为,推荐一本好书”捐书行动。县总工会开展共驻共建互联互动“捐赠图书,传递书香”活动。此次捐赠的图书包括历史文化、健康养生、中外名著等,浓郁的书香飘满社区。A小区通过参与并开展“梨小果驿站读书沙龙”活动,借助读书沙龙活动增进小区内居民的沟通交流机会,鼓励居民在时间适当的前提下积极参与小区内的活动,借助活动拉近居民之间的人际距离,以此改善小区内原本人际关系较为淡薄的局面,进一步推进亲邻小区的建设。

改变“上门找服务”模式为下沉式的“网格送服务”,深化党建+治理+网络的多元化服务模式,聚焦居民多样化的需求,针对小区居民中的心理辅导,法律援助,医疗卫生,教育等方面的需求,充分的利用网络获取资源的优势,精心打造周到服务“+N”的多元化主体服务品牌。常态化开展医疗义诊、法律咨询、心理疏导、爱心理发等。与此同时,借助志愿者团队,小区也迎来的更多有能力、有热心的各界人士,以不同形式参与到图书捐赠、文化场地提供、文化活动支持等活动中来,为社会文化公益性事业献出爱心、做出贡献。

(三)创新举措

1. 党建引领亲邻小区建设

通过党建引领,全面推进基层治理现代化“根系工程”,通过党建引领,推进社区治理“中心+社区”、社会治理全域网格化、区域性党群服务全覆盖,实现党建阵地、红色物业、红色网格一体运行,织密社会治理“四张网络”,树立社区治理的“新标杆”,锻造社区治理“红色样板”。

2. 数字增容赋能保障民生

梨园街道坚持民生为本,聚焦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认真实施好各项民生工程。创新开发“数字梨园”信息化智慧平台,以线上的数据流、管理流程优化线下服务流程。收录辖区商铺、居民管理数据库,链接“在梨园”微信小程序,解决居民反映问题200余件,实现了统筹管理、群众自治、互相监督。

五、评估总结

(一)活动评估

        

(二)经验成效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为民造福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必须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鼓励共同奋斗创造美好生活,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时代,我们也应积极借助现代科技,用数字增容赋能,为民生保障领域的现代化保驾护航。便捷高效的智慧整合性服务平台既是目前现代化治理的重要工具,也是未来社区管理和社区自治必须应用的技术。“星火梨园”小程序作为一个平台,能够充分调动各成员单位参与小区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密切小区与共驻共建单位之间的沟通与联系,结合各单位的优势,通过共驻共建更好的提升综合治理水平。借助线上的数据流、管理流程优化线下服务流程,持续推进社区治理智慧化和现代化发展。

通过亲邻共建,支部牵手,联席会议,有效促进了小区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驻共建。逐步构建起“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互相促进、共同提高”的党建工作新格局。通过连民心,解民忧,惠民生的各种服务项目的实施,进一步满足了小区居民的需要和小区发展的需要。通过各种娱乐活动密切了居民间的联系,逐渐建立起一个民生为本、服务优先、高效精细、规范有序的管理体制。“上门找服务”模式转变为下沉式的“网格送服务”模式,在深化“党建+治理+网络”的多元化服务模式的基础上,进一步聚焦居民多样化的需求。

文化建设是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构建和谐社区的灵魂,文化活动能极大促进和谐共同体的建设。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丰富居民的业余文化生活,密切居民间的联系,展现小区活力,传递小区文明,彰显小区文化特色,提升文化引领魅力。

在发挥党员积极性的同时,使党员真正的感受到自身价值的实现,让群众在日常小事中感受到党员的模范先锋作用,让党心民心连一起,共同致力于小区的发展。各种惠民服务的实施,让居民感受到了小区大家庭的温暖,更加信任小区,进一步增加了居民的归属感和认同感。通过邻里阵地+亲邻品牌+邻里项目”的“三邻格局”为小区及社区自治、自助、互助、共享、发展提供持续内生动力。

页面顶部】 【返回列表】 【加入收藏】 【关闭

Copyright © 2017 Weifang Social Work All Rights Reserved.
支持单位:潍坊新闻网
潍坊社会工作协会 版权所有 鲁ICP备1300734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