潍坊市寒亭区军干所中级社会工作师 王爱芝
一、基本资料
童童,男,1997年出生,初中文化,性格孤僻,较自卑;初中毕业以后就一直闲在家;11岁时父母离婚,父亲重组家庭并又有了一个女儿,现在服务对象与爷爷奶奶一起居住;家长对其长期疏于管教,导致了服务对象性格孤僻,无法融入朋辈群体;学历低,就业竞争技能较差。
二、背景资料
服务对象父母离异,社工与服务对象接触,发现他是一个性格十分内向的青少年。遭遇父母离婚,给服务对象留下了不可抹去的阴影。虽然服务对象是判给其父,但其父后来又重组家庭,没有将精力放在服务对象身上,由于亲生母亲离婚之后,就没有与服务对象有过多的联系,所以对服务对象的内心造成了很大的伤害,缺少母爱。服务对象长期与爷爷奶奶居住在一起,缺乏父母亲的关爱,性格变得更加孤僻,常常都是一个人在家里,对于爷爷奶奶更是完全忽视。服务对象很早就离开了学校,所以现在身边的朋友不多,遇见陌生人,服务对象就进入了自我保护模式,不愿与人多接触多交流,很少主动开口。服务对象几次积极寻求办法去改变现状,但终究没有结果,尤其是在服务对象发现自己的学历比不过别人时,就出现了放弃的念头。
三、主要问题
服务对象身上的问题复杂且难改变,主要问题有:学历低、无一技之长,就业竞争能力差;整天以上网打发时间,得过且过,对自己的未来无规划,生活漫无目的;好高骛远,不能正视自己的劣势,思维活跃在不切实际的幻想中;自幼生活在离异家庭,缺少正常的家庭关爱及管教,个人修养、品行较差,心理自卑,并养成了较孤僻的性格。
四、问题分析
1、上网打游戏。为了上网玩游戏服务对象经常是日夜颠倒,甚至去网吧通宵上网几天不回家。在服务对象的整个成长期,幼小的身影游离于家庭之外,又漂浮于社会之中,幼年生活就给了他不踏实的感觉,通过网络游戏来满足现实中缺乏的心理需求。
2、家庭关爱缺失。服务对象自幼生活在重组家庭,母亲在服务对象童年时便已离婚并且与服务对象没有了过多的联系与关心,在其幼小的心灵受到了难以磨灭的打击,而其父重组了家庭,对服务对象的关心甚少。案主自幼家庭生活不和谐是其问题产生的主要诱因;而根本原因是其生活的家庭自案主幼年时,家庭功能不能正常发挥,致使案主家庭责任感培塑的平台和条件基本丧失;而家庭责任感丧失又导致案主社会责任感的缺乏。
3、就业能力较低。服务对象初中毕业,一直处于失业的状态,面对不确定的将来加上自身的学历和技能相对比较有限,同时又没有很好的计划与打算,对前途显得比较迷茫。
五、工作计划
(一)工作目标
1、总目标:树立就业目标,引导服务对象了解自己的需要并计划将来。
2、分目标:
1、引导服务对象对人生有规划和目标;
2、引导服务对象构建良性朋辈群体;
3、引导服务对象家长教育观念的改变。
(二)服务行动计划
1、与服务对象建立专业关系,定期走访与面谈;
2、引导家长和服务对象探讨对彼此的理解和期望,分享服务对象的未来计划。
3、引导服务对象树立人生的目标和方向,并制定出实施的计划;
4、培养服务对象更具体的沟通技巧,例如恰当的表达、争取、拒绝等,了解自己在不同时间的责任;
5、引导服务对象参加社工组织的活动,建立新的交友圈,通过良性的朋辈群体间接影响服务对象促使其有所改变。
六、服务过程
前期准备:由于本案是服务对象父亲来电求助,在与服务对象见面之前,社工先与其父亲进行了一次免谈,因为父亲非常担心儿子现在的态度较积极,希望能够尽快帮助儿子走上工作岗位,故先从父亲处了解服务对象的基本情况及兴趣爱好,以便与服务对象建立良好的专业关系。
第一节:社工首先与服务对象电话沟通好约好时间进行面谈,想先与服务对象进行第一次简单的接触。当社工来到服务对象家里时,刚进门是服务对象的奶奶出门迎接,社工先与服务对象的奶奶进行简单的了解之后,得知服务对象是重组家庭,并且还有一个同父异母的妹妹。当奶奶进屋叫服务对象的时候,却迟迟不肯起床出来,社工只能回去再想办法重新接触服务对象。
第二次:社工在第一次接触之后与服务对象通了电话,服务对象则是说自己太累了起不来,也表示非常的抱歉。经过上一次社工了解到服务对象非常喜欢的打游戏(英雄联盟),于是社工加其微信以后与服务对象一同开始玩这个游戏,在游戏中社工看到了服务对象的另一面,非常的活泼开朗,话也非常的多,说话都是非常的有自信。社工刮目相看,经过这次之后社工与服务对象建立了专业关系,并且约好了下次面谈的时间。
第三次:在上一次一起打过游戏之后,服务对象与社工也是话比以前多起来了,什么方面都会聊一聊。社工如期约定来到服务对象家里,这次服务对象主动迎接社工,虽然还显得有一些拘谨,但是比刚开始的时候进步了很多,社工了解到服务对象自己也是非常想独立,但是因为学历低,就业选择少,自己又不肯吃苦。由于长期和爷爷奶奶住在一起,服务对象除了对自己感兴趣的东西以外都是沉默寡言,父亲与继母和妹妹住在一起,自己则是一个人,更加使得服务对象变得非常的孤僻。社工首先给与服务对象足够的信心,得知他非常爱打篮球等体育活动,也是邀请他能够来参加自己的社区活动,走出家里。
第四次:社工与其父进行沟通,把服务对象希望独立的想法告诉他们,并且鼓励父亲能够多与服务对象多接触,让他能够感受到家庭的温暖。社工也尝试着去联系服务对象的母亲,刚开始打电话过去的时候屡次遭拒,由于其母已经与服务对象很久都没有了联系,这让社工再一次陷入了难题之中。社工从父亲那里得知服务对象与继母的关系也亲近些,可能是从小缺失母爱。
第五次:本次谈话,社工鼓励服务对象能够与父亲进行沟通,把心里的想法告诉他,因为他也希望与你沟通交流,并付诸于行动。服务对象听完社工的分析后,答应打破家庭的沉默,与父亲先做了交流。社工表扬服务对象所取得的进步,服务对象开心的予以微笑回应。
第六次:在电话联系中,社工得知服务对象通过父母的帮忙找到了一份工作,在公司里面做劳务工,虽然非常的辛苦,但是父亲一直鼓励着自己,社工也非常的替他高兴。与他预约见面,引导服务对象如何处理人际关系、控制自己的情绪并将自己的经验拿出来与服务对象进行分享。服务对象还希望能够在空闲的时候与社工一起玩游戏(英雄联盟),社工也表示非常乐意。
第七次:社工从服务对象父亲那里了解服务对象近况,父亲说现在他能够把工作中遇到的困难与家人分享,还告诉父亲现在在新的单位中认识了很多新朋友,时常会一起去打球,打游戏等。
七、效果评估
(一)修复家庭支持系统
通过社工对服务对象多次危机干预及与案主父母亲的沟通、辅导。服务对象父亲从原来对家庭的彻底放弃,到现在重新认识到孩子是自己的全部,虽然夫妻感情已经破裂婚姻已经走到尽头但孩子是无辜的,孩子已经成为当时父母婚姻失败痛苦的被动承受者,然而现在父亲这一家庭及社会责任是不可推卸及逃避的。服务对象父亲目前现在已能保持每周与服务对象见面并在思想上、生活上与服务对象保持科学的沟通方式。
(二)引导服务对象健康成长
服务对象通过一段时间的工作改变了以前不认真负责做事浮躁的态度,变得比较成稳;生活有规律了;能自控上网时间并在网上为社区活动查找信息及制作宣传资料。对工作也比较认真负责,并通过自己的努力取得了单位的认同重树自信心。服务对象在工作学习中还感到自己理论知识的缺乏,通过社工的引导和服务对象工作体会,服务对象觉得工作很辛苦,钱来之不易,一定要珍惜使用,把转来的工资积蓄起来。
(三) 修建社会支持系统
通过社工结合服务对象多方面的需求和问题,合理整合。采用“人在情境中”的原理,协助服务对象个人改变和推动环境改变。例:单位让他学习检测部的操作知识,并为他找来带教老师进行实际操作的培训使服务对象更加有信心、更加有拼搏劲。
八、个案反思
通过这个个案,社工发现,服务对象的问题是因为内心的压抑,而即使服务对象的自卑心理得以改善也无法做到真正意义上的改变,许多问题的产生也有周围环境因素造成,只有通过环境的改变才能使服务对象做出相应改变,本案的家庭矛盾就是这一因素,如若忽视家庭因素,服务对象也不会改变,问题也不能完全解决。
在工作中,社工由于工作经验不足,在前期的问题分析阶段,因服务对象出现多重问题,社工找不到问题症结所在,盲目订立目标,造成目标不断变化,计划时常做出改变,在以后的个案处理上,要事先对问题进行资料分析,在找出主要原因后才可正确订立服务目标及计划,避免反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