潍坊市寒亭区军干所 中级社会工作师 王爱芝
一、背景材料
服务对象今年70多岁,没有读过什么书,只认识一些简单的字。结婚后,夫妻二人由于各种原因没有生育子女。后来,母亲和妻子相继病逝,从此孤苦一人。
现在,服务对象依靠微薄的退休金和残疾人补助维持生活,居住在镜湖社区一间不足40平米的房子里,没有独立卫生间和浴室,隔壁邻居大多都是流动人口,平时与他们交往不多。由于服务对象出行不便,平时基本没有参与社区举行的各项活动,因此和其他社区居民的关系一般、感情不深。私底下,他经常对自己的生存现状和日后的生活表示担心,从他的言语中总能感受到他的落寞和孤独。最近,服务对象在家病重(长期患有心力衰竭、哮喘等疾病)一月有余,只有一个平时不怎么来往的远亲照顾,但眼看病情无好转,时间久了,远亲也感到无力照料,来找社区,希望社区能帮忙联系提供临终关怀服务的养老院。
二、问题分析
(1)由于服务对象年龄较大,生活上有较多不便,基本上很少外出,甚至连采购日常生活用品也会常常遇到困难。
(2)由于服务对象身体残疾,平时外出一次极为困难,与他人活动交往的机会较少,基本没有条件参加社区举行的活动,因而与邻里关系一般,社会资源少,在生活困难时缺少他人帮助。
现有资源:
(1)社会工作者上门了解情况之后发现镜湖社区像服务对象这样的老年残疾人比较多,他自己能够调动的对自己有帮助的人比较少。
(2)对于服务对象的出行问题和孤独感,一方面可以通过社会工作者上门,陪他聊天,排解孤独寂寞感;另一方面可以帮助他参加社区活动,把他和社区中的其他人联系起来,帮助他重新融入社区,也有助于他获取更多的社会资源。
(3)对于目前生病、无人照料的问题,社区工作者可以积极联系,考虑到费用等各方面的因素,重点联系远郊区的养老院,由服务对象用他自己的退休金支付相关费用,在那里和其他老人一起安度金色晚年。
三、服务计划:
目标:通过帮助服务对象与他人积极沟通、参与集体活动,以达到使其融入社会大集体、享受美好生活的作用。
(1)社区工作者通过了解服务对象的情况,发现他虽然是孤寡老人,但并不符合“三无”老人(无子女赡养、无生活自理能力、无基本生活经济来源)的条件,因为他有退休金能够保证基本生活。如果要住要老院,只能自己承担相关费用。
(2)针对服务对象平时比较孤独、苦闷的情况,社区工作者定期陪服务对象聊天,排解他内心的苦闷,帮忙做家务以改善他的居住环境。
(4)如果服务对象身体好了,社区举行活动时,社区工作者上门邀请服务对象参与活动。
(5)社会工作者到服务对象邻居家拜访,拜托他们平时多留意老人的生活,必要时给予一定的帮助。
四、服务过程
(1)社区工作者先到服务对象家中拜访,了解他的身体情况和经济状况,以确定为他选择养老院的选择区域。社区工作者在多方了解多个养老院收费情况和服务态度后,向服务对象介绍各个养老院的情况,征求他们的意见与看法,帮助他们做出适合自身情况的养老院。在征求意见的过程中,服务对象表示养老院价格比较昂贵,超出自己的支付能力,即使能支付得起便宜的养老院,但如此以来,退休金将所剩无几。社区工作者便与价格相对低廉、服务态度又不错的几个养老院积极沟通协商,向他们讲述了服务对象的基本情况,提出希望能够给予优惠。在经过社区工作者连续多日的努力下,有一家口碑不错的养老院终于把价格降低到一个月800元,服务对象也有能力支付了,便很安心的搬进了该所养老院。
(2)在解决了服务对象的养老院入住问题后,社区工作者进一步帮助解决他有些脱离社会的问题。社区工作者和社区志愿者轮流每周到养老院陪服务对象聊天,和他聊聊生活上的问题,了解他的生活需求,排解他的孤独之情。聊天之后帮助服务对象整理房间,使室内保持整洁干净,使老人生活在一个相对舒适的环境之中,让他的心情更加舒畅。除此之外,每个去看望服务对象的社区工作者和志愿者都会与养老院其他老人谈心、聊天,并真诚邀请他们多与服务对象交流、沟通,鼓励他们对服务对象多多照顾。
(4)社会工作者到服务对象邻居家进行拜访。一方面了解服务对象平时的生活,另一方面了解邻居的基本情况。邻居一开始对社会工作者表示一定的抵触,在社区书记的介绍下,邻居才放下戒备心。邻居表示和服务对象并不熟悉,也不了解他家中的具体情况,只知道他是高龄孤寡老人。社会工作者便简要介绍了服务对象的基本情况,希望以后服务对象从养老院回来后,邻居能够多留意老人的生活,在困难时给予及时的帮助。邻居在有些犹疑之后还是答应了社会工作者的请求,并表示在服务对象离家入住养老院期间,也会帮服务对象看家。
五、效果评估
(1)孤寡老人是一些没有子女赡养但有一定经济基础的老人,他们在晚年生活中大多会感觉孤独,此外在一个人的晚年生活中也面临着随时发生病患无法及时救护的危险,这些老人在养老方式上可选择居家养老和入住养老院养老。但从目前社区孤寡老人的养老现状来看,他们由于经济、情感等各种原因大多选择居家养老。
(2)入住养老院大大改善了服务对象的生活。服务对象在家里独自生活时,不方便出门购置日常用品,时常处于缺盐少油的情况,但在社区帮助下住进养老院后,日常生活有人照顾,能够按时一日三餐。
(3)社会工作者和社区志愿者上门陪同服务对象聊天后,服务对象的很多情绪都得以了排解,越来越相信社会工作者,也愿意多和社会工作者交流。令社会工作者惊喜的是,服务对象慢慢的主动与养老院其他老人谈心聊天、相互帮助,越来越跟进社会步伐了。与刚到养老院时相比,服务对象明显地与养老院的其他老人有了更多的交流,也有了更多的朋友。现在没事的时候服务对象会坐在养老院的院子里,遇到熟悉的人也会主动和他们说话,社区工作者明显感受到服务对象的交往圈子扩大了,心情也舒畅了。
(4)社区工作者在与服务对象的邻居进行沟通后,服务对象的邻居对服务对象也逐渐关心起来,不仅帮忙看家,而且在遇到社区工作者时会主动问起服务对象的近况,并表示希望服务对象的身体能够逐渐康复。社区工作者看到这样可喜的局面,甚是欣慰。
六、反思与检讨
(1)对于社区而言,应及时对社区内的孤寡老人进行统计,并从中挑出急需帮助的一些老人形成互帮对象,使老人能够相互帮助、相互关心,增进彼此间的感情。帮助老人们摆脱空巢感、孤独感和忧愁感。使老人们在心灵上和情感上得到慰藉和理解。
(2)对于选择居家养老的孤寡老人,社区应做到定期到老人家走访慰问,安排志愿者为老人义务进行家务劳动,组织老人参与各种集体活动。
(3)可以帮助住房比较宽敞的孤寡老人将富余的房屋出租给他人,最好是老人,这样可以增加孤寡老人经济收入,也可实现老人同龄交友和沟通的愿望,可使老人摆脱孤独感。同时,利用增加的经济收入雇佣一些专业的医护家政服务人员,照顾他们的饮食起居。
(4)服务对象一开始对社区工作者有戒备心,尤其是对社区工作者的入户有一定的不愿意。因此,以后社区工作者应该在与服务对象有了比较充分的沟通后再提出入户请求,这样既有利于争取服务对象的信任也有利于工作的进行。
(5)社区工作者在此次服务中深感无力,无法改变服务对象生活上和经济的困难,而只能够通过一些辅助途径帮助服务对象改变生活的困难,时常陷入自责,感到矛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