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丹霞,1975年12月生,中级社工师,现任寿光市圣城街道学院社区党委书记。主要荣誉:2013年度“中国最美社工”、2014年第二届“潍坊和谐使者”、2016年第二届“齐鲁和谐使者”、2017年“寿光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先进个人”、2019年“寿光市优秀党务工作者”、2020年度“寿光市优秀社区党组织书记”等。
一、“两强四微”工作法,用心用情打造温馨家园和美社区。
近年来,赵丹霞充分利用社区资源优势,以特色党建强引领,用公益组织强服务,通过微联盟、微行动、微智库、微驿站的“两强四微”工作法,全力打造温馨家园,和美社区。
特色党建强引领。在市委组织部的指导下,赵丹霞按照“区域统筹、条块协同、上下联动、共建共享的城市基层党建工作新格局”要求,将党建工作真正嵌入基层治理神经末梢,构建了“五位一体”服务型党组织。“五位一体”就是把城市社区党委会、共驻共建单位党组织、公益创新中心党组织、小区党支部和物业党支部五个为民服务主体联合起来,共同为居民服务,消除管理上的“脱节”和服务中的“盲区”,使居民“有事找支部,办事到社区”成为常态。社区党委会,作为领导核心,负责牵头抓总;共驻共建单位党组织联合解决老大难问题;公益创新中心党组织实现了党建与公益的有机融合;小区党支部是“小事不出网格,大事不出社区”的组织保证;物业党支部领导和监督物业公司的服务。“五位一体”服务型党组织模式,使“多家人”变为“一家人”,形成了事情共商、资源共享、文明共创、难题共解、活动共办的新格局。
公益组织强服务。学院社区公益创新中心成立于2017年5月,是全市首家公益组织孵化器,也是全市公益资源的集散中心、公益技术的支持中心、公益创新的展示中心、公益理念的传播中心。中心紧紧围绕“为群众解难,为和谐出力,为政府分忧”这一目标,通过实施“V爱计划”(V即volunteer志愿者的缩写,也是中文“微”的谐音),全力推进公益服务项目化,项目服务社会化,社会服务品牌化。在赵丹霞的努力下,先后组织实施重大项目5个、各类活动170多个,发掘和培养骨干志愿者500余名,受益人群达到5万余人。在上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公益创新中心已经走上发展的快车道,形成了“党政主导、社会协同、群众参与、共建共享”的发展格局。
微联盟,由社区党委发起,一方面引导社会组织联动发展、抱团发展。目前,已有天平帮扶基金、蒲公英爱心会、睿扬爱心家园等28家公益组织加入。另一方面,组织红色管家服务队加入微联盟,红色管家服务队由小区党支部成员、专职社工、物业专员、医生、民警、律师、市场监管员、调解队员以及水电暖气部门工作人员组成。微联盟队员全部进行公示,通过开展勤跑腿、勤动嘴、勤入户、勤发现”四勤”活动,为居民服务时更直观,居民享受到的服务更贴心。
微行动,当下,微行动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扶老、助残、助学、文明劝导等等数不胜数。为进一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开展了以“听百姓说事、为百姓办事、请百姓评事”为主要内容的 “民情走访”活动,“听百姓说事”,广开言路利用入户民情走访,面对面收集居民的需求诉求; “请百姓评事”,设立社区“听证会”和“联席会”,请相关利益人员和居民共同商讨难事、大事,让居民自己的事自己做主; “为百姓办事”,简化公共服务流程,一站式办结,真正把服务送到了老百姓身边。
微智库,一是通过整合政府、企业、高校、媒体等社会资源,成立了由潍坊科技学院教授、社会企业家、市民政局专家组成的“公益智库”;二是培养“全能社工”,打造“业务智库”,通过实行轮岗制、一岗双责制、“首问负责制”等制度,开展“今周我当家”等活动,实现了社工岗位相互兼容,人员相互补位,工作相互协调。2大智库为居民提供全方位服务,涵盖党员、低保人员、特殊人群等16类人群,目前,居民到社区,进一扇门,找一个人,便可以办所有事。
微驿站,通过微驿站把原本互不统属,各自为战的社会组织有机的整合在一起,是志愿者的“心灵驿站”,可以为志愿者提供图书阅览、谈心谈话、心理咨询等服务,让志愿者在付出的同时收获归属感、幸福感、获得感。让“为民服务”这棵大树生根发芽,开花结果,微驿站是社会组织停靠补给的港湾,风采展示的平台,挂帆远航的起点。现在,越来越多的市民加入到志愿者的行列,投身到志愿服务当中。
经过探索和实践,“两强四微”工作法已成为学院社区建设的“新名片”,一个符合时代要求、彰显圣城特色的“温馨家园·和美社区”初露端倪。
二、抗洪救灾,用无畏和无惧确保大灾过后无大疫。
2018年8月19日受“温比亚”台风影响,寿光遭遇罕见的洪涝灾害……
抗洪救灾抢险。面对灾情,赵丹霞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带头作用,紧急行动,带领社区人员积极投入抗洪救灾工作,48小时不眠不休,冲在一线,巡查小区险情、清理排水口、慰问群众;同时设立救灾物资存放点,做好对接工作,对准需求给予救助,各公益组织、志愿者纷纷响应,聚四方慰问,集八方支援,满满的爱心源源不断的涌入救灾物资存放点,缓解了受灾群众的燃眉之急。
灾后防疫建家园。洪水退后,淤泥、垃圾……遍地狼藉,赵丹霞按照市委和街道党委的统一部署安排,结合社区实际, 制定了切实可行的方案,与卫生部门联合,开展环境卫生整治行动,同步做好灾后防疫工作,积极筹集消毒防疫药品药水,指导和督促受灾小区做好清洁卫生和消毒工作,做好安全和健康教育,确保大灾过后无大疫,避免次生灾害发生,为积极有效地开展抗洪救灾工作奠定了基础。
三、疫情防控,用行动和担当筑牢安全线。
2020年,对于赵丹霞来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年初,新冠疫情爆发,疫情防控工作启动,她顾不上自己的身体和家里6个月的婴儿,一心扑在返寿人员排查和疫情防控工作上,舍小家为大家,用一双柔肩抗起责任与使命,用行动诠释了一名共产党员的情怀与担当。
勇于担当,当最接地气的“守门员”。新冠病毒防控工作开启以来,她守小区站楼道,甘当“守门员”,连续加班,高强度的工作,让刚休完产假的赵丹霞,身体有点吃不消。从正月初一开始,已经一个多月的时间,就这样咬牙坚持了下来。而还在哺乳期的孩子,只能完全依靠家里的老人照顾。每次与湖北返乡人员“近距离接触”,随时都有被感染的可能,但她从不退缩,组织社工一起开展“敲门行动”,确保辖区内湖北返寿人员不漏一户。
冲在一线,沉在社区。学院社区有2.6平方公里,包括4个住宅小区,1家单位,两栋写字楼。疫情防控工作启动,社区人员挨个小区楼道张贴疫情防控宣传内容,赵丹霞也与同事一同深入小区。平时围着各小区转一圈下来都需要一个多小时,她们为确保疫情防控措施落实到位,挨个门禁检查,每一个台账都亲自过目,一圈下来花4个多小时不喊累。赵丹霞每天都要组织辖区单位、小区物业排查辖区内去往外地及外地返寿人员,建立人员台账,并联合小区物业对辖区内的小区进行人员筛查,对排查到的武汉返寿人员进行登记。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赵丹霞把责任看的最重,工作起来对自己身体健康都不顾,谁劝都不听。社区同志们常说她“大疫灭亲”,舍小家顾大家”。赵丹霞却说特殊时期,我不应该请假,作为一名社区书记,作为一名党员,“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觉得这个时候请假,是不应该做的事。
防控响应降级,责任不能降。接到疫情防控应急响应级别降为二级的通知,随着“三返高峰”的到来,赵丹霞并没有松懈。全市侨情普查采集工作开始,她带领社工立即展开工作,对接小区物业,协管单位,全面排查,一天时间在辖区内采集寿光籍海外留学人员66人,侨胞、侨眷3人。为辖区内居民又筑起了一道疫情防控安全线。
四、疫苗接种,用执着和坚守守护群众健康。
2021年,新冠疫苗接种工作启动。为加快推进新冠疫苗接种工作,有效阻断病毒传播,构建人群免疫屏障,按照上级安排,圣城街道开展了“清零”行动。
6月21日,自接到清零任务的那一刻起,赵丹霞第一时间拉响了全力配合疫苗“清零行动”的警报。她一方面带领社区工作人员,通过张贴海报、微信群,公众号开启了铺天盖地的舆论宣传,另一方面组织社区全体人员对照名单电话通知到人。在电话通知的过程中,她不断应对着突发及不配合人员状况,经过十多天的奋战,学院社区共完成了1250多人的清零任务。
随着疫苗接种人数的不断增加,她重设了生物钟,模糊了作息表,加班到深夜成了常态,她带领社区的娘子军们迎难而上、勇挑重担,以满负荷的状态全力配合接种工作,用实际行动为构筑全民免疫屏障增砖添瓦,在守护群众健康的道路上,有她的执着和坚守。
|